2011年,南充市司法局认真按照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的要求,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谋划工作思路、谋划工作发展、与时俱进,推出一系列工作举措。
一是坚持司法鉴定管理机制的创新。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行政管理、资质认证管理、行业自律管理的“三结合”管理模式。全市南充通正司法鉴定中心、明澄司法鉴定所、通达司法鉴定所、鼎正司法鉴定所、惠诚精神医学司法鉴定所通过了省级资质认定,全市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司法鉴定机构全部通过资质认定的市(州)。
二是坚持司法鉴定服务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组织形式创新。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南充市司法鉴定人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参与交通事故、工伤、医患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探索在行业协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新机制。
三是坚持服务群众的方式的创新。在没有设立司法鉴定机构的县(区),建立了司法鉴定工作站,在一些重点乡镇司法所设立了司法鉴定联系点,实现司法鉴定服务全覆盖。同时,整合鉴定资源,依托南充通正司法鉴定中心,成立农民工人身损害鉴定中心、反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司法鉴定帮助。
四是坚持司法鉴定维稳功能的创新。在全省率先组织司法鉴定机构服务于党委、政府信访工作,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今年以来,全市司法鉴定机构通过对上访者的关键证据或诉求事项进行了客观公正的鉴定,使多名长期上访者自动息访。
五是坚持司法鉴定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制定了司法鉴定机构质量体系文件,规范司法鉴定程序、技术标准,做到接受委托、指派鉴定人、技术标准、鉴定程序、文书格式、档案管理的“六个”统一,建立复核、审批、签发三级审查制度,实行重大疑难案件专家会鉴制度,确保司法鉴定质量,提高了采信率。
六是坚持执业监管方式的创新。增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司法鉴定质量监督评价体系。通过鉴定机构相互监督、社会监督、管理部门监督、认证认可的部门的第三方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进一步完善了对司法鉴定机构的执业监督。
七是坚持司法鉴定队伍建设的创新。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司法鉴定机构党建工作的探索,成立了中共南充市司法鉴定人协会党支部,这标志着全省司法鉴定行业成立党组织实现了零的突破。
2011年,全市办理司法鉴定案件4527件,业务总量又较2010年增长了20%以上,采信率达95%,法律援助案件85件,援助金额20多万元。 |